綠行齊魯負責人郭永啟告訴本報記者,河北和山東的民營鋼鐵企業很多,2006年以來,這些民營鋼企以虛假聯合的方式組成了“鋼鐵集團”或“鋼鐵聯合體”。但這類低級重組、虛假合并無法改變煙氣脫硫、脫硝的困境。如果煙氣脫硫、脫硝沒有實際展開,哪怕河北只有一家鋼鐵集團,對于霧霾治理也是沒有意義的。
環保部有關官員也對此表示,這些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問題上差距相當大。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通過排查發現,華北地區70%以上的鋼鐵企業無法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排放污染物,一些鋼鐵企業根本就沒有污染治理設施。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“2012年中國鋼鐵工業環境保護統計分析”也顯示,由于鋼鐵工業對廢氣中的氮氧化物尚無有效治理手段,因此,氮氧化物排放量隨粗鋼產量的增長而增加。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,2012年,鋼鐵企業環境治理投資比上年減少14.32%,比2008年減少21.07%。老污染源治理投資、建設項目“三同時”環保投資、廢渣治理投資各比上年減少17.19%、3.45%、2.00%。其中項目建設“三同時”環保投資比2008年下滑了60.75%。
磐石能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趙昂對記者說,面對日益明確的霧霾治理政策導向和公眾需求,鋼鐵企業真聯合才可能應對這場生死危機,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。
趙昂以河北邯鄲武安的新武安鋼鐵集團為例認為,進入的企業如果形成明確的股份制,然后在集團層面對資產進行融合處理,該拆除的拆除,該新建的新建,該上馬環保設施的上馬環保設施,這樣才可能對霧霾治理真正有益。
調研發現,河北一些合并重組后的企業準備搬遷到海邊,如河北鋼鐵集團的石家莊鋼鐵廠,準備搬遷到滄州的某個海岸。原因是海邊的擴散條件好,重建后可以使用新技術擴充產能。
上述五家環保組織認為,填海岸濕地和潮間帶造工業園區是一種新的生態破壞行為,這對灘涂濕地的保護和鳥類保護、海洋物種保護會造成嚴重影響。